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建宁新闻网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正文

强军之路|“安不可以忘危,治不可以忘乱”

2023-08-08 10:10:01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黄忠义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从血与火的淬炼和生与死的考验中得出的生存智慧。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并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2017年8月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安不可以忘危,治不可以忘乱。”

他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同“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相结合,清醒洞察当下时局,深谋远虑家国安危,强调人民军队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

世界上任何事都有其两面性。“安”与“危”、“治”与“乱”、“存”与“亡”相互交替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国家安定的时候不能忘记灭亡的危险,国家大治的时候不能忘记战乱的隐患,对可能威胁国家前途命运的各方面风险挑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这是教训也是经验。

从历史深处走来,中国人民的伤痛至今无法抚平。

旅顺“万忠墓”碑文记载:“光绪甲午十月(1894年11月)日本败盟,旅顺不守,官当商民男妇被难者计一万八百余名,忠骸火化,骨灰丛葬于此。”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铁证记录: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30多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被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南京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

…………

“剜心之痛!”“痛彻心扉!”

每当谈及中国近代屈辱史,习近平总是深感悲痛。他一再强调,“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如今,和平与发展虽已成为时代主题,但局部冲突和动荡仍然频发,战争威胁始终挥之不去。今天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前进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

习近平曾感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走出苦难、中国人民实现解放,有赖于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

血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安全就无法支撑,发展更难言保障,人民也势必遭殃。

居安思危。强国与强军,休戚相关。

2013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近平郑重宣告:“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政治建军,大刀阔斧改革攻坚,紧锣密鼓练兵备战,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等全面推进。

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我国强军兴军路线图愈加清晰。

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他指出,“中国人民珍爱和平,我们决不搞侵略扩张,但我们有战胜一切侵略的信心!”

把军事手段始终作为捍卫和平、维护安全、慑止战争的保底手段,是习近平作为军队最高统帅谋深虑远的战略考量,更是共产党人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也是对“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最有力的诠释。

强军兴军!警钟长鸣!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建宁新闻
更多>>聚焦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主管单位:中共建宁县委宣传部 地址:建宁县濉溪镇葫芦坑1号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址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举报中心 12321
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8-3980093
投稿邮箱:rmt3980093@163.com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3980093,举报邮箱:rmt3980093@163.com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1010892号-2
邮编:354500
:闽ICP备102050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