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退役军人曾清辉:创业路上助农情
2022-05-04 19:30:00 来源: 责任编辑:黄忠义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眼下,正值农忙时节, 走进位于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的 诚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脐橙种植基地, 基地负责人曾清辉每天忙着 指导工人给果树施肥、杀虫、修剪枝叶。 “再过一年,这些树就要挂果啦, 每棵树可以挂果10公斤左右。” 曾清辉指着一棵脐橙树介绍。 今年42岁的曾清辉,是一位普通的退伍军人,在创业路上,他迎难而上,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他立足家乡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农业,带领村民们增收致富。 1998年,曾清辉参军入伍,在福州服役5年。5年的部队生活,不仅锻炼了他健康的体魄,更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在部队期间,曾清辉多次获得嘉奖,被评为优秀士兵。 2003年退伍后,曾清辉和战友在福州经营了两年餐馆,随后又在福州一所学院学生科和福州消防素质基地辗转工作了两年多,再回到三明跟着亲戚做土方。苦的、累的活,他都做了,但他总感觉不理想。 直到2015年,听一位江西的朋友说,有机肥业很有前景,建议他试一试。 曾清辉心想:家乡建宁是农业大县,近些年都在大力发展农业,特别是受消费者青睐的黄桃一定要使用有机肥。况且把有机肥做好不仅能挣钱,还能改善环境、改善生态,带动家乡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敢想还得敢做。于是,曾清辉和朋友一起投资300多万元,成立了华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始生产经营有机肥。也许是部队的严明纪律影响了他,曾清辉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待公司的事更是一丝不苟。公司以“提升服务品质,保证产品质量”为经营理念,生产的有机肥料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养分,还可以降低农户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用心经营,使曾清辉公司生产的有机肥在当地获得了好口碑,许多农户的果园都用他的有机肥。2021年,公司产值达1700万元,成为当地有机肥生产的龙头企业。 在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曾清辉不忘带领身边的农户一起致富。他把公司的发展和农户的致富联系在一起,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企业、农民、市场和社会共赢的格局。公司生产的有机肥料服务50多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和800多户农户,每年使用公司有机肥料5000多吨,服务农户果树面积近10万亩,莲田、水稻基地3000亩,辐射带动了80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家乡生态这么好,加上有机肥的资源,自己能不能也大力发展农业?”曾清辉沉下心来想,经营有机肥怎么更好地做出综合效益来。 曾清辉指导工人给果树施肥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曾清辉发现家乡的果农大多种植黄桃、黄花梨等水果,自己再种这两种水果,可能缺少竞争力。因此,走产品差异化道路,他做出了新的选择。他特意到浙江考察市场,发现近几年脐橙的价格很好,经济效益可观。说干就干,2018年底曾清辉在枫元村流转了近300亩山地,2019年成立建宁县诚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种植脐橙为主。 “刚开始做,好难。架设电杆、平整山包,还要建果山的水利设施,都得用钱。”曾清辉一边感慨,一边介绍,公司的第一阶段已经投入了近百万元,接下去还得继续投入。虽然难,但他还是信心满满。这份信心源自他的军旅历练,当年部队的锻炼,使他内心有一股坚持的韧劲。 曾清辉说,现在基地已经发展到了400多亩,种植脐橙、黄桃、猕猴桃等果树,培育30多万株脐橙苗。 2020年冬天,建宁天气异常寒冷,由于没有防寒经验,基地受到了巨大冲击,大部分脐橙树和苗都被冻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50万元以上。面对这一困境,曾清辉没有放弃,凭借军人的坚强意志,他很快振作精神,继续投入到基地建设当中。 吃一堑,长一智。曾清辉说,2021年,他不仅到光泽县学习了脐橙防寒技术,冬季寒冷天气专门请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到基地指导,还花了30万元在基地建起了简易大棚,确保脐橙树和苗不再被冻坏。 功夫不负有心人,幸运之神总算站在了曾清辉这边,之前被冻坏的果树苗大都“起死回生”。 曾清辉除了自己种脐橙,还带动其他农户一起种脐橙。公司通过对当地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供应脐橙果苗等方式,带动了200多户农民进行种植脐橙,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同时,常年雇佣当地农民参与苗木管理,给农村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增收。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