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封匿名恐吓信声称要“修理”他,他却……
2021-11-24 08:49:47 来源:中国长安网 责任编辑:黄忠义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拉开大幕。朱金超作为河南省西华县人民检察院专项斗争办公室主任,接手了西华县首例恶势力集团犯罪案件,一上来就收到了多封匿名恐吓信。 有的“提醒”他,别把事做得太绝了,互相留条路,有的则直接详细列出他的家庭住址、家人的联系方式、孩子的就读学校等信息。面对威胁,朱金超只是告诉办案人员:“我办了几十年案件,心里最清楚,应对威胁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案件办扎实,让犯罪分子受到应有惩罚。” 1989年7月,朱主任从中南政法学院毕业后,到西华检察院工作,成为当时全县政法系统唯一的法律专业本科生。而2021年9月1日上午12时许,在连续主持研究4起案件后,朱金超同志因劳累过度心脏骤停,倒在了他钟爱的检察工作岗位上,终年53岁。 在11月19日召开的“向榜样看齐铸政法铁军”河南新时代政法英模先进事迹线上报告会上,西华县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干警展蓓蕾讲述了朱金超同志的先进事迹。 “他知识广博、业务精湛,在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讨论时,总能拨云见日。正因如此,西华县政法系统几乎人人知道,检察院有个‘朱教授’。”展蓓蕾的讲述,让大家真切认识了这位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新时代优秀检察官典型代表。 2019年12月,西华县公安局以诈骗罪报捕5名犯罪嫌疑人,可卷宗里上亿元的涉案金额让敏感的朱金超察觉到,这不是一起简单的诈骗案,“会不会是‘套路贷’?” 于是,朱金超带领团队主动介入该案指导侦查,与公安民警开培训交流会,一个个犯罪嫌疑人露出水面,证据链越来越完整,涉案人数也从最初5人增至百余人,在审查起诉环节,卷宗材料就达800多册、电子数据光盘50余张。 在朱金超的指导下,庭审采取“电子示证”的方式,每一笔资金的完整流向,一目了然。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庭审持续进行了两天时间,首批62名被告中有60名当庭自愿认罪认罚。 在朱金超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办案办的是他人的人生、自己的人格”。 在办理张某盗窃一案时,但朱金超发现,张某多次盗窃,每次都是些不值钱的花盆、浇水管带等,还都被张某随手扔掉了。于是他带领办案人员到张某居住地调查走访,发现张某一家四口不仅是刚刚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而且也都有精神障碍,张某算是家里最好的劳动力。 朱金超陷入沉思,“把张某逮捕了,这个家庭怎么生活?因案返贫了怎么办?”他建议,对张某做不捕不诉处理。 当时,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正对不捕不诉案件进行评查,有人善意提醒,何必自找麻烦。朱金超却严肃地说:“办案,检验的不仅是我们的专业水平,还检验我们的职业良知,我们多点麻烦,群众就少点麻烦”。 案件结束后,朱主任又多次与公安干警、乡村干部商量,将张某送到专门医院进行治疗。目前,张某的病情已经日益好转。 案如其人。送别朱金超时的一副挽联浓缩了他的品格:“金铸其中,长忆春风性格;超然象外,永怀法治精神。”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