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建宁新闻网 > 四张名片 > 正文

【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山水建宁 绿中淘金--建宁县倾力打造生态产业集聚区工作纪实

2020-12-22 09:12:41  来源:建宁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黄忠义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2月15日

三明日报头版刊登

山水建宁 绿中淘金--

建宁县倾力打造生态产业集聚区工作纪实

 

作为国家级生态县的建宁借助绿水青山释放出生态红利,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从“旅游+”到“+旅游”,联动之下,促进了建宁农业与旅游、工业与旅游、体育康养与旅游的全产业融合,多渠道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且看—— 

绿色赋能,走好特色产业路

一株莲,一棵梨,一粒种子,能产生多大效益?在闽江源头建宁找到了答案。

“今年是个丰收年,种莲收入30多万元,杂交水稻制种收入6万元。”盘点一年下来的收入,建宁县里心镇花排村宏垒家庭农场李崇芳乐得合不拢嘴。今年他借助家乡的特色生态资源优势,不仅在农场内种植了100亩莲子和40亩杂交水稻制种,还管理了200棵梨树,增加了一些收入。 

 

山上种梨,又种桃,田里还有建莲和一大片的杂交水稻制种,这是建宁县农民的“致富套餐”。这些特色农业已成为建宁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如何让现有农业资源多点开花?近年来,建宁县打破传统特色农业的发展瓶颈,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激活农业“一池春水”。 

走进素有“由赣入闽第一村”美称的里心镇上黎村,一家家小院,掩映在烂漫花丛中,孩子们在门前的平地上玩耍,老人们坐在小板凳上享受“日光浴”,不时传来朗朗笑声,眼下,上黎村越来越美,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多年来,老区建宁人民立足当地农业特色资源优势,把“三子”产业作为县域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来发展,组建专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种植,提高农产品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 

从“三子”特色产业发展到“五子”产业,建宁县发挥农业、生态等特色优势,实现“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目前,建宁县莲子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23.4亿元,梨子产业全产业链产值8.51亿元,杂交水稻制种全产业链产值19.43亿元,其中“三子”产业一产产值达12.41亿元,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9000元以上,建宁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是“中国黄花梨之乡”和“中国建莲之乡”。 

业态融合,造绿色产业集群

冬日的暖阳下,建宁县濉溪镇坪上梯田莲海的残荷呈现出别样的自然之美,宛如一幅生态水墨画。走进荷塘,游客们拿出相机,拍摄残荷之美。 

“真是太美啦!”从厦门来的游客林先生说道,以前都是夏天赏荷花,没想到冬天的残荷与倒影相映衬,产生别样的美。

眼下,乡村生态旅游成为了山区建宁的一张“金色名片”,不仅带来了人气,还带旺了当地旅游、餐饮、零售、农副产品等行业,让农户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高峰村,曾是建宁县最贫穷的村。穷根子在于缺乏农业生产资源。可背靠着有“秀起东南第一巅”之称的金铙山,高峰村有丰富物种和清澈水质,这样的资源用好了,就能让村子改天换地。 

绿水青山守出了财富。从2010年开始,高峰村通过人居环境的治理,为乡村游打开了通道。同时,村里推行“股东+员工”“房东+业主”“技能+服务”三大创新发展模式,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让村民参与旅游管理与服务,将农户的生产、生活及家居环境与自然旅游紧密结合,形成了“生态+”“农业+”“康养+”为核心的乡村休闲旅游格局。 

高峰村的嬗变为建宁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建宁巧妙利用山区资源优势,走旅游的新路子,变农业为景色,变山水为景观,变村庄为景区,不仅做旺了人气,还带动当地百姓致富,更拉长了农村生态经济产业链。 

眼下,建宁县的青山绿水,吸引来越来越多的好项目、大项目。 

 

在明一国际生态高新科技园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调试婴配奶粉基粉生产设备。明一国际生态高新科技园位于建宁县经济开发区,是省重点和省行动计划项目,总投资7.2亿元,占地417亩,项目分两期建设,共新建标准厂房17.2万平方米,现拥有全自动湿法生产线1条和全自动干法生产线5条,年产乳粉2.5万吨。园内低温奶生产项目已建成生产线5条,日处理鲜奶200吨,年加工巴氏杀菌奶、发酵酸奶、发酵乳饮料等乳制品6万吨。 

“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份,村民变股东,让村财和百姓双增收。”建宁县主要领导介绍,近年来县里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集群,不仅接入食品加工业的第二产业,还连接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重点抓好乳业产业链和种业、果业、莲业以及无患子精深加工,培育明一国际海峡云上牧歌田园综合体一二三产融合范本和“五子”百亿全产业链、特色食品加工百亿产业集群,形成了区域特色生态工业聚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建宁新闻
更多>>聚焦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主管单位:中共建宁县委宣传部 地址:建宁县濉溪镇葫芦坑1号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址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举报中心 12321
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8-3980093
投稿邮箱:rmt3980093@163.com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3980093,举报邮箱:rmt3980093@163.com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1010892号-2
邮编:354500
:闽ICP备10205082号-1